文化艺术

华美斋谈 紫檀

来源:未知 阅读: 2017-05-18 16:01 我要评论



中国人有木头情结,情结之一是紫檀。明清皇家档案记载,宫廷看重紫檀的程度远远贵于黄金。许多传世的珍贵紫檀家具可谓极尽完美,令人较为宽慰的是,皇家贵族为显赫地位所做的一切,毕竟使紫檀这一稀世美材物尽其用了。因为深知此材难以再获得,而对紫檀采取了特殊的保护政策。



首先体现在价格计算上,当时紫檀的官定价格是楠木的二十倍以上(见《圆明园则例》中所列“物料轻重则例”册三。)楠木已是众所周知的珍贵木材,可见当时紫檀身价之高。



其次,对紫檀木材料的使用有着相当严格的控制,非内廷批准不得擅自动用。雍正年有关的史料说明当时制造所需的紫檀除向户部领取之外,还将禀报亲王,遇有采购的机会也不放过,可见当时紫檀木材的来源并不太充裕。尤其到乾隆时期,清内务府档案中可以查到更多关于慎重和节省使用紫檀的条文,显然此时对紫檀的管理已更为严格。据载,乾隆晚年因工匠误解旨意使用了紫檀而大动肝火,皇帝看中了“紫檀嵌柏木方亭”的式样,想做出紫檀器物的效果,可又舍不得动用紫檀。其爱惜紫檀的心理可见一斑。



紫檀木料如此珍贵,制成精美家具后身价可想而知。那时一对紫檀柜子的工料开销竟等于十五间头等官房,足见当时紫檀家具之昂贵。新器物的造价已如此之高,传世古物的价值不言而喻。宫中对紫檀尚且如此重视,更不用说民间对紫檀的爱惜了。由于皇室将紫檀原木尽可能地收入宫廷,所以民间所留甚少。民间工匠在制作紫檀家具的过程中,其精打细算的程度真让人叹为观止。紫檀木本身大材难觅,工匠们在本来就难以取料的紫檀上,材尽其用。一根紫檀制作到最后,几乎没有剩料,更不要说浪费。


 
据说当时不是能将紫檀加工至近乎完美的手艺顶极的师傅不敢对紫檀开罄。明末清初,就开始有人拆破家具零件,再改制翻新紫檀家具,那时就不再出现用料浪费的情况一些小料,还被技艺高超的人制成精致的小件。工匠们巧妙地利用各种小料,精确计算,最后攒斗成型。它们有的被制成栏杆和各种椅背及摆设,科学、美观且经济。可以说,工匠们有时在节约木料上所花的心血比制作上还多。

到了清末,宫中所存紫檀已用尽。宫外的能工巧匠们,更不忍废弃稀有的紫檀,他们把紫檀做成薄板粘贴,其手艺天衣无缝,技术要求比用实料制作要高,也更费时。千年成材的紫檀也越来越少,流传至今的紫檀家具,已成为稀世罕物。所以今人对紫檀的钟爱比先人有过之而无不及。视紫檀为珍宝,已是收藏界人士的共识。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华美斋谈  景泰蓝的制作步骤和收藏行情

    华美斋谈 景泰蓝的制作步骤和收藏行情

    2019-05-31 20:03

  • 华美斋谈  景泰蓝的历史起源

    华美斋谈 景泰蓝的历史起源

    2019-05-24 15:08

  • 华美斋谈 圆明园文物虎?,是做什么用的? (下)

    华美斋谈 圆明园文物虎?,是做什么用的? (下)

    2019-05-05 12:12

  • 华美斋谈 圆明园文物虎~~,是做什么用的?

    华美斋谈 圆明园文物虎~~,是做什么用的?

    2019-04-12 15:20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