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留得枯荷听雨声 怀念恩师王谦五

来源:未知 阅读: 2017-08-01 18:43 我要评论

过后他不无得意地和我说:“孩子,咱这武术就是块好东西,若是身上藏支枪或是刀子啥的,你若说没有,人家上身一搜,还不漏馅了?想保你也保不住。可会武术就不同了,我说没有他可搜不去,我说有马上就能给使出来,让对方知道到底是有,还是没有。你说这么好的东西不是块金不换的宝贝是什么?!”说完他露出缺了一颗门牙的大嘴开心地大笑起来。

再次是他与任何其他武术流派均不交流,岂止是不兼收并蓄,简直可以说是挟技不恭。大凡有武林造访者与之会面切磋的,一般均无果而终,排斥一切的固有心态昭然若揭。来人若再不识相继续盘桓不去,那他就会毫不客气地站起身来,把一只手别在裤腰带里,另一只手蓄势待发,口中连称“说多了管屁用,我就使一只手,就让你知道知道什么是武术。”可见在他心中,把师爷和师爷传下来的功夫看得比天还要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二)

不过我跟恩师学拳是和他认识后的第三年,一日下午他到家中做客,吃晚饭间突然笑着开了口:“小林呀,咱爷们有缘,让我这个睁眼瞎能交下个文化人。这段时间我观察来着,看出你懂道理,所以我王谦五旁的没有,就教你一块拳留个想头吧!”

听到恩师的话,我感到十分荣幸,这也是我盼望已久的事情。但在这之前我深知从旧社会过来的他,在拳术上对人的戒备心理很重,如若不是水到渠成,绝不能冒昧地提出来要向他学拳,否则必将适得其反。记得那天饭后,我们当即来到居住所仅一墙之隔的外贸招待所后面的大院子里。恩师站定后先扫视四周,确定没有人了才对我说“既然我收你为徒了,那就会认真地教你,现在我打算让你从《摘要一段》和《扑蝉》中任选一块喜欢的套路。”说完就毫不回避地先后把这两个套路在我眼前演练了一遍。

说实话这还是我认识恩师三年来第一次有幸看到他练拳,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只见从他上手的第一个招数开始,就让人体会到,其拳路的风格灵秀、长短相宜,手法变化莫测、力道轻重有度,时而如疾风暴雨、时而又如风消雨停。一套拳打下来,把个螳螂捕蝉的形象和意境都演绎得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

我站在一边简直有些目不暇接,心往神驰、欲罢不能,半晌才回过神来。这时我才明白,为什么外界把师爷和恩师传得神乎其神。原来即使同为螳螂拳,但七星螳螂拳和我以前习练的梅花螳螂拳在内容和风格上都迥然不同,再加上恩师出神入化的演练,自然会给观摩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我在这之前曾经学过梅花螳螂门里的《摘要一段》,所以就提出来跟恩师学《螳螂捕蝉》,他慨然应允。就是从那天晚上开始,我们的关系由最初忘年交的朋友,变成了情深意笃的师徒。

在接下来跟着恩师学拳的日子里,通过他手把手的言传身教,我逐渐感悟到了他在拳道上的一些突出特点和不同凡响之处。

恩师教拳挂在嘴上的话永远是“远近、高矮、快慢、实际”这八个字,让你在习练之初就在一招一式中贯穿其实质和要义。这不仅有别于一般教拳师傅,仅仅着眼于武术套路的传授,往往忽略了实战进击的痼疾;而且拳拳带血、招招逼命,让你从中领略到中华武术原生态的本来面目和根本宗旨。

除此之外,恩师性格暴烈,嫉恶如仇,凡遇到不平之事,或是存心不良、企图一试高低的,他是来者不拒。但这么多年来却从未失手过,总能战而胜之,给挑衅者留下深刻的教训。我想这除了凭借高超的武艺之外,还有一条不能忽略,那就是他经常念叨的另一句话:“对手就是只猫,也要把他当老虎来打”。细细琢磨这话不正好契合了毛泽东“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著名论断吗?!看来没文化并不意味着没知识。

大概源自于本身从师爷那里学得的武术套路就并不是以量取胜,而是精益求精的,所以他在教拳的过程中也始终把质量放到第一位。用他的话说,这叫学拳如揉面,揉搓的时间越长,劲道越大,蒸出来的馒头也就越好吃。“拳打千遍,拳理自现”就是这个理。你瞧他又把老百姓蒸馒头的道理用到了练拳上,生动形象,让人一听就明白。接下来别的想法没指望了,只有抓住一块拳没命的下死力苦练。久而久之手上的活就有了,腿上的功就成了,再出去与人切磋交手——准赢!

因此至今每当忆及恩师忘情地谈拳说艺时,都是宛若神游八极、天马行空,听来令人大有凭虚御风,无限神往之感。

也许较之于传说中的王谦五,恩师实际上所达到的武术高度并不陡峭,但他对武术的痴情、他的恪守、他的“迷信”、他的坚贞、他的不离不弃、他的始终如一,都成全了其“陡峭”的不可复制性。这一海拔绝不是一些心眼活络,长袖善舞的业内同行所能企及的。除此之外,他不屑于顺着“主旋律”的基调拔高音,对利禄的驰骛以逐,更是生来不齿。只是一味的练练练,把全部的经历和追求都放到了心爱的武术上,观其一生也唯有这个字贯穿到了他生命中的始终。而可以预料像如此刚烈耿介秉性的一个人,在那个政治风云诡谲多变,人妖混淆、是非不分的“文革”时期,同师爷一样的厄运就不可避免地落到了他的头上。这或许既是某种宿命,更是人生的悲剧。

一九六六年,当 “文革”狂飙平地骤起的时候,恩师也被这股巨大的政治风潮裹挟了进去。那时社会上武斗盛行,于是诸如“卫东彪”、“红四野”、“百万雄师”等浑号繁多的各色造反组织纷纷拉这位拳头大、功夫高的“硬通货”入伙,以壮大本派的武装力量。然而恩师时刻不忘自己劳动人民的光荣本色,对那些起了红得发紫、亮得炫目的名称的造反团伙不屑一顾,最终落脚于一个名曰“工农造反军”的组织,觉得该组织的大号和自己苦大仇深的身份正相匹配,于是便欣然加入。从此不仅口中吟唱样板戏《沙家浜》中胡司令著名的唱词:“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那开张,······”而且身体力行,不负众望,为用生命和鲜血捍卫毛泽东思想从没含糊过。几场武斗都一路时而“螳螂扑蝉”,继而“螳螂落蝉”地冲锋在前,拳脚所经之处无不攻城掠寨,打下来是所向披靡,名声大噪。

对立面的那些山头眼瞧着对“工农造反军”继续暴力革命下去几无获胜的可能,于是马上调整了策略,改武斗为文攻,这回派上用场的是跟恩师赖以安身立命的老“四大”完全相悖的新“四大”,即“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并立足于其中“大辩论”这一条,开始了新一轮的口诛笔伐。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恩师照例当仁不让打头一阵,但是这一回用到的却不是他所擅长的拳脚功夫,而是巧舌如簧、舌灿莲花的儒生贡士们的伎俩。于是文化不高、且本来就笨嘴拙腮的恩师很快就在“大辩论”中理屈词穷。当暴怒中的他又开始撸起袖子准备显露“工农”本色时,对方阵营里那些早已被打得闻风丧胆的家伙见状马上大呼:“伟大的旗手江青同志教导要‘文攻武卫’,现在我们正在进行‘大辩论’,不许有人破坏革命群众开展‘四大’!”(五)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留得枯荷听雨声   怀念恩师王谦五

    留得枯荷听雨声 怀念恩师王谦五

    2017-09-13 23:36

  • 留得枯荷听雨声  -----怀念恩师王谦五

    留得枯荷听雨声 -----怀念恩师王谦五

    2017-09-05 19:56

  • 留得枯荷听雨声 ----怀念恩师王谦五

    留得枯荷听雨声 ----怀念恩师王谦五

    2017-08-29 15:07

  • 留得枯荷听雨声 ---- 怀念恩师王谦五

    留得枯荷听雨声 ---- 怀念恩师王谦五

    2017-08-22 18:25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