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是一种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工具。比如穿衣镜,装饰镜,还有包包里的化妆镜等等……如果没有镜子,我们可能连自己的美貌都欣赏不了!
不过如今我们用的玻璃制成的镜子是明清年间才出现的,而在这之前,人们也不愿意放弃爱美的权利,他们发明了——铜镜。今天我们来看看古人们是如何在一枚枚铜镜上下功夫,把镜子做成工艺品的!
古代的铜镜是用铜、锡、铅合金铸成的青铜镜。据考古发现,最早的铜镜是4000多年前齐家文化时代出土的,它的历史可比青铜时代还要早很多年呢。
在历史上,战国、两汉、唐代是铜镜发展史上三个最重要的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镜形体轻巧,纹饰精致,线条流畅。形状大部分是圆形的,偶尔还会有方形。
战国时期的纹饰就已经非常丰富了,菱纹镜、禽兽纹镜、蟠螭纹镜,连弧纹镜、金银错纹镜、彩绘镜等等可都是当时的抢手货。
到了汉代,铜镜在制作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了很大发展。铜镜上开始出现了铭文。
纹饰种类上主要有蟠螭纹、草叶纹、百乳纹,还有以“日光”、“昭明”等铭文为装饰的铭文镜。
唐代是铜镜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造型上,除了继续沿用前代的圆形、方形之外,又创造了菱花式及较厚的鸟兽葡萄纹镜。
唐朝社会稳定,铜镜也表现了更多浪漫的色彩。出现了各种工艺镜,比如金银平脱镜、螺钿镜、银壳镜、金壳镜等等,十分精美。
在古代,铜镜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同时,它又是精美的工艺品,它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流行时尚。(在古代有一面这样的镜子,那就是时尚达人了啊!)
铜镜身上的装饰纹路,既反映了铜镜的主题内涵,也是铜镜最具美学价值的部分。它涵括了各种几何、动植物、神兽仙人、民间故事、生活百态、祈愿祝福等等,有些精美的铜镜甚至可以媲美画作,映照出社会生活百态。
铜镜除了作为梳妆打扮的工具,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能。因为它大多是圆的,有圆满、团圆的意思,所以也象征着爱情婚姻的美满。“破镜重圆”这个灸烩人口的民间传说也跟铜镜有关。
铜镜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经常磨光。所以匠人们常常手里拿着工具沿街敲打,女子们听见后就出来磨镜,这叫做“惊闺”,在许多古代绘画作品里都有描绘这一情景。
铜镜可以算是中国古代金属器物之中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古器物。虽然今天我们普遍使用的是玻璃镜,但是铜镜当中所凝聚的中华文明传统却不应该被忘记……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