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去蒋去中在台湾

来源:未知 阅读: 2019-01-11 21:57 我要评论

民进党推行的去蒋化和去中国化,也包括教育界,“从娃娃抓起”。闺蜜亲戚的孙子读小学五年级。那天在他们家吃饭时,谈到这个事情。亲戚的儿子就说他儿子小学的课本现在就已经去除蒋家和中国部分了。我们很不解,蒋家父子统治台湾几十年,大陆和台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怎么去得掉?待饭后翻过小学生所有的课本后,才发现民进党还真是,抹去了蒋家王朝及中国的所有痕迹,就好像蒋家以及国民党在台湾历史上从来就不存在一样。中国也是另外一个国家,和台湾从来没有丝毫瓜葛。想当年我们在大陆时的口号只是“打倒蒋家王朝”,民进党的去蒋化去中国化则是直接让你消失。后来查了一下又发现,其实是国民党“作案”在先的,民进党只不过是有样学样罢了。原来在国民党掌权时期,直到一九八七年蒋经国解除戒严为止,台湾的中小学课本里是没有台湾历史内容的。随着政权的更迭,八七年后台湾史才成为中国史纲的一部分,再后来就把台湾史单独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单元了。二零零八年马英九上台后,试图“微调”高中课程纲要,想把台湾史重新归入中国史,结果遭到民进党的强烈反弹。等民进党重新上台后,历史课本中的去中国化力度更大了。历史课的纲要再次更改,变成只讲台湾史,不讲中国史了。而且,将“大陆”改称“中国”、“两国”取代“海峡两岸”、“古人”改为“古汉人”,连“秦始皇并灭六国,统一天下”中的“统一天下”也去掉了。大有“你有初一,我就有十五”的架势。

在民进党的去蒋化去中国化运动进行得正酣之际,国民党里杀出一匹黑马韩国瑜,在退出江湖十六年后,撼动民进党盘踞30年之久的大本营高雄,在今年十一月的台湾“九合一” 选举中成功当选为高雄市市长。现总统蔡英文也因执政党在各地落选的溃败而道歉、辞职。如此一来,中、小学的历史课纲又有文章做了。本来,今年八月份,专门负责教科书审定的台湾国家教育研究院公布了“十二年社会领域课纲草案”,对高中历史教材进行了重大修改,从朝代编年史改为主题式单元。原本的台湾史、中国史和世界史,变为台湾史、东亚史及世界史三个领域。特别是“中国史”部分,被纳入东亚史,内容也被大幅删减。如按流程走,新的课本于2019年春天就会出现在中学生的课桌上。可是,意外来了。随着民进党的去势,风水又转到国民党一边。要紧的事情之一,就是公投修改历史课纲。据载,在台湾“绿变蓝”三天后,“反去中历史课纲联署”的召集人、台湾嘉义大学历史系教授吴昆财就表示,他正在酝酿举办“恢复中国史”的公投。不知亲戚孙子的历史课本里中国和中国史会以什么面貌出现?这场“争夺下一代”的拉锯战会以什么样的结局告终?我倒是挺认同在“两蒋文化园区大事记”石碑上时任桃园县长的朱立伦说的一番话:
“正视过去的史实,让我们心胸坦荡;
  认识过去的史实,让我们有所资鉴。”




慈湖陵寝内的石碑

和台湾老百姓聊起蒋家父子,民众多半认同小蒋,而对老蒋负面印象较多。不少人认为,老蒋统治台湾二十六年,光想着“反攻大陆”,对台湾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没有任何做为。而蒋经国上台后,积极推动民主社会转型、解除党禁报禁、开启十大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他的所作所为,不管是主观意愿还是顺势而为,从结果上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深得人心。记得蒋经国去世时,我们到中餐馆去吃饭,台湾来的服务生都自愿佩戴黑纱。提及“先总统”,立刻红了眼眶,可见一斑。

.3.
和蒋家差不多同时期消失的,是跟随他们一起来台人员居住的眷村。眷村大概是最具台湾特色的事物吧,也可说是世界唯一。听了看了太多的眷村故事,这次很想亲身到眷村去走一下。那天吃完闺蜜堂嫂招待的精致可口的接风宴后,侄媳就载着我们车游台北和桃园,顺便寻访眷村。

一九四九年蒋介石带着一百五十万(一说一百二十万)党政军人员及其家属从大陆败退到台湾,衣食住行一下子都成了问题。特别是住,安顿起来很不容易。其中六十万(一说三十万)军人住入军营,而几十万家眷以及其他政府职员则住进由国民党当局搭建的大批简陋的临时房屋里,暂时安顿下来。当年蒋介石退守台湾只是权宜之计,准备三年后“反攻大陆”,所以并没打算久留。谁知年复一年,“反攻大陆”遥遥无期,临时的棚屋成了永久的住宅。这些成片的棚户区,便是“眷村”。

眷村是台湾与大陆关联最密切的实体。根据台湾一九八二年的官方统计,全台湾当时尚存879个眷村,住有98,535户人家。这些来自大江南北的“外省人”家庭,霎间聚合,在密集、简陋而艰难的居住环境下,互相帮助,形成一个个“小中国”。不少眷属为改善清寒的生活,在眷村开起了小餐饮摊店,补贴家用。东北水饺、四川泡菜、上海点心、山东馒头等等,不仅是不分省籍人们热爱的食物,也维系着老老少少的乡愁。现在名震海内外的台湾牛肉面,在眷村人到来之前,是不存在的。是眷村的小吃店把重庆小面改良成牛肉面,让它成为台湾最著名的美食之一;也是眷村的路边摊把上海小笼包挺进鼎泰丰,成为今日最有名的主打点心之一。可以说,台湾小吃的发展壮大,眷村料理功不可没。

眷村带给台湾的不仅仅是美食。各地风土人情经撞击融合而形成的特殊的眷村文化也孕育出一大批文艺界、影视界、媒界、以及政界、商界等风头人物,造就了台湾的软实力。如颠覆大陆流行歌坛的邓丽君、即将退隐的小哥费玉清、拿过奥斯卡奖的李安、美丽智慧的林青霞、当红小生王力宏,还有跨界的龙应台、张艾嘉、侯德健、张大春等等、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背后,都负载着一个共同的烙印:眷村子弟。多年前曾经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读了张大春的《我妹妹》,然后看着夕阳的余晖发了半天呆。

七十年代后,眷村的房屋愈发老旧破败,一些人开始搬离眷村。时任台湾行政院长的蒋经国发布了国军眷村改建原则,着手改善眷村人的生活条件。然而到一九九六年李登辉上台后,却大力拆除、改建眷村,眷村人被迫迁移。二零零零年陈水扁执政后,更加快了拆除眷村的步伐。各地眷村一栋一栋被铲平,原地另起高楼。譬如我们吃接风宴的台北101大楼,就是在眷村的原址上修建的。眷村特有的人情味、眷村的生活、眷村的料理、眷村的文化以及眷村的精神,都随着眷村的拆除、眷属的搬迁而从台湾社会淡出、消失。

所以,在二零一七年十一月底的那个午后,我们并没有找到一个眷村。沿途问了不少人,都说现在哪还有眷村,早就拆了盖大楼了。后来在返程途中,我一眼瞟见大路对面好像有个院墙门口写有“荣民二村”字样的地方。赶紧问,答说很可能是。可惜当时没法掉头也没法停车,就这样错过了。






曾经的眷村礼堂 “荣民二村”

我并没有死心。都说出租车司机是一个城市的活地图,于是打起他们的主意。开始闺蜜还不以为然,觉得他们也不会知道眷村这“古董”。哪晓得我们碰到的司机百分之八十都是眷村子弟,很是让人惊讶。说起眷村,怀念之情溢于言表,各地方言信口而来。但问起是否知道哪里还有眷村,则真是没人知道。最近因为写这篇散记,上网查询,方得知全台湾现在只剩下不到十个眷村了,而且还都是作为“历史建筑”、“文化景观”之类的名义存留下来,真正作为居住的小区已是往事只能回味了。

由于没有寻到眷村,心有不甘,回来后就在网上逛。一日无意中发现YouTube上有档《台湾1001个故事》的节目视频,介绍各种古早味的小吃以及摊主如何讲究细节、不怕麻烦,在保留传统的同时又与时俱进,做出正宗、健康、美味的各色小吃,非常地温馨励志、感人养眼。其中有一期是介绍台南的几款小吃,摊主竟然都是眷村子弟。他们接过父母的锅碗瓢盆、炉灶门面,透过小吃,传递家乡的味道,传承中华文化的香火。

我没有想到,眷村,以这种近似“非遗”的形式,有味道、有温度地在台湾继续鲜活地存在、呈现。
下次去台湾,台南是首选。

2018年11月一稿
2018年12月二稿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冬季到台北来淘书

    冬季到台北来淘书

    2020-03-25 05:39

  • 去蒋去中在台湾

    去蒋去中在台湾

    2019-01-11 21:49

  • 边走边想台湾行(一) -- 去蒋去中在台湾(下)

    边走边想台湾行(一) -- 去蒋去中在台湾(下)

    2019-01-05 21:26

  • 台湾来鸿:高中课纲上演文言文与白话文大战

    台湾来鸿:高中课纲上演文言文与白话文大战

    2017-09-20 21:27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