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如何假装你读懂了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来源:未知 阅读: 2019-05-05 11:58 我要评论



《西伯利亚的理发师》 (1998) 电影剧照

俄国小说在说什么?师长会教导或鼓励我们对俄国小说抱持敬意。

欣赏俄国文学的人会提到俄国文学特有的悲伤,这是一种灵魂的深度,也是俄国作家的特殊情感,用来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弗吉尼亚·伍尔夫也很享受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之乐,她曾这么形容他的作品:“如骚动的旋涡,亦如回旋的沙尘暴,或是嘶嘶作响并翻腾的排水口,将我们吸入。”我们“任其翻来卷去,失去方向,几乎窒息,同时却有一股狂喜向我们席卷而来”。

关于俄国文学,最常听到的是这些作家善于带领读者进入书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功力之高无人能及。他们精准掌握人物的心理,对于疾病缠身、身心缺陷、道德沦丧、厄运不断的角色,更是认真刻画,让读者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俄国文学巨匠很多,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文学现象级的两座大山,前者作品节奏明快,能带着我们进入剧情,至于后者的风格,则是情感浓烈。

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生于1828年,卒于1910年。主要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其他作品:包括分三部分的自传体小说,分别是《童年》《少年》《青年》,以及一本以道德哲学为题的巨作《神的王国在你心中》。

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

其开头是最为人熟知的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很相似,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这种说法很容易引人注意,而且并非事实。但是小说开宗明义指出它的主题:家庭的概念。托尔斯泰要强调的是,自己不只在说故事而已。

小说中颇负盛名的一段话“申冤在我,我必报应”是新约《罗马书》引用旧约的《申命记》中的话。旁人询问为何用此典故,托尔斯泰说,他的本意是,“说明为恶之人,受到的所有恶报并非人为,而是神的旨意”。这段文字点出了托尔斯泰关注的不是申冤,而是整套道德价值和判断。

对托尔斯泰而言,婚姻是一种社会契约,若违反此契约,将沦为悲剧中的受害人。安娜嫁给了卡列宁这位受人敬重的政府官员。虽然她也因此受人仰慕,却无法满足于活在丈夫的阴影之下。她去了趟莫斯科,在那儿邂逅了英俊又有教养的渥伦斯基。男方难忘女方表露的情意,以及那果决又优雅的神采。不久后,两人再度见面,对彼此的吸引更加强烈。结果是,天雷勾动地火,一发不可收拾。

想想看,是否曾经想要某样东西,心里不断渴求,以为自己永远都得不到,而最后竟然到手,然而真正拥有的那一刻,却又觉得乏味和失望?

托尔斯泰笔下的渥伦斯基便承认,获得长期追求的目标后,“幸福感仅有一点点,这和之前期待的落差太大”。一般人最常有的错觉,便是“误以为愿望得到满足,便能得到幸福”




《安娜·卡列尼娜》(1997) 电影剧照

托尔斯泰很重视经由细节的描述来展现复杂诡异的情感。例如,安娜搭夜车回到圣彼得堡后,看到丈夫的双耳感到大吃一惊,心中暗忖:“为什么他耳朵长那副德性?”她还发现,那双耳朵似乎从圆帽檐向外突出。他一脸倦容地望着她,她心中却升起一股不舒服的感觉,不但讨厌自己看到丈夫后的反应,或许也讨厌丈夫那过于冷淡的反应。

托尔斯泰是一流的写实派,处理细节一丝不苟又能兼顾整体脉络。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能巧妙糅合史诗和小品。他能细腻且精准地抓住人物的一举一动,又能掌握历史洪流。

人们常说 《战争与和平》是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但这本书却比想象中来得简单明了。虽然故事密密麻麻,处处与历史勾连,还有刚才提到有些情节后来就蒸发了,但是读者却能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前述的问题便不至于造成阻碍。

要体验托尔斯泰的小说,随着故事发展一页页读下去就对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于1821年,卒于1881年。他的名字正确念法是:Doss-toh-yev-skee。主要作品:《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有些人把他的《地下室手记》视为存在主义哲学的“序曲”。

代表作:《罪与罚》

陀思妥耶夫斯基最为人熟知的书当属《罪与罚》,故事背景设定在圣彼得堡,一个肮脏、衰败又沉闷的场景。主角拉斯克尔尼科夫是名身无分文的穷学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他的名字原意是“异议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里有很多名字别具象征意义。)他计划杀死一个开当铺的臭老太婆,后来不只杀了老太婆,也被迫杀了她妹妹,事后他的疑心病越来越重,觉得所有人都在怀疑他杀了人。

从这点看来,他颇像莎翁笔下的麦克白,成天受到恐惧和罪恶感侵扰。早期一位评论家拉夫卡迪奥·赫恩要读者小心《罪与罚》这本书,因为可能会读出病来。

拉斯克尔尼科夫为自己的罪行辩解,自己虽然纯粹是心生怨恨而杀人,世上却因此少了一个人渣,所以其实是在做好事。

此外,这也让他确信自己仍是自由的人。他相信自己够坚强,能忍受良心的谴责,还把自己比喻成拿破仑,特立独行于社会体制之外,自立自强又有果断力。但这些想法是犯案之前就有的吗?抑或是他回顾犯案过程后才萌生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笔记中写道,拉斯克尔尼科夫的“道德意识之成长,始于犯下罪行之时”。其实也可以说,《罪与罚》是部回溯型的小说:先犯下杀人案,才开始思考杀人这件事。




《罪与罚》(1935) 电影剧照

在《罪与罚》中,我们经历了拉斯克尔尼科夫的罪行之恶,他的感官体验是全书的重心。

《罪与罚》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后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的相似之处在于,读者得以一窥罪犯的内心世界。

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常摆在一起,这是为什么?

这两位作家除了时代背景相近、都使用俄文之外,还有什么关联呢?

把他们的风格加以对照,便可以看出端倪。主要的差异包括:托尔斯泰作品的背景设定多横跨一大段时期,陀思妥耶夫斯基则集中于特定时间。托尔斯泰笔下人物一看就知道是常人,陀思妥耶夫斯基则偏好探讨极端的人格特质。托尔斯泰是个卫道人士且立志为人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道德观念较不明确。

哲学家以塞亚·柏林写过一本关于托尔斯泰的书《刺猬与狐狸》。书名的灵感来自希腊诗人阿尔齐洛科斯,他曾说:“狐狸知道很多事,而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

换言之,有些人会以一个核心的愿景或原则看待所有事情,有些人则喜欢追求很多目标,想兼顾许多事。

柏林认为,托尔斯泰“天生是只狐狸”,但有“想当刺猬的信仰”。托尔斯泰之所以也算刺猬型的人,简单来说,是因为他相信一般人认为个人内在的经验是透过自由意志选择,但和他人的关系则是受到历史力量的控制。

柏林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刺猬型的人,这也说得通。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说故事高手,只是剧情中巧合多了一点。他也是创意十足、敢于尝试的作家。但他最大的本事在于角色设计。他的小说中,随处皆是妙不可言又有人格缺陷的怪胎。

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了追求赌一把的快感而做出的狂热行径和他笔下的人物如出一辙,他们都很清楚自己站在悬崖上,一不小心便会落入无底深渊。

套用美国小说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所述,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的都是极为重要的主题”,诸如死亡、道德感、身份认同,各种爱、自由、理性和信仰的力量、执念,以及人类的意志力。

俄国小说有许多让人受不了的地方?

第一,篇幅通常很长。许多人不禁会怀疑,以前俄国的白天是不是比较长,不然读者怎么有闲工夫去阅读多达五十多万字的《战争与和平》,更何况英译本动辄就一千三百页?想必他们有很多仆人可以使唤,无须事必躬亲。

第二就是俄国的人名问题,除了自取名和父名之外要再加上姓,而且姓的字尾常男女有别。角色名字若简单还好,像是汤姆、皮普、爱玛。稍长一点也没关系,比如多罗西亚、古德伦。但名字再长就令人没辙了,例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白痴》中,一再出现娜斯塔莎·菲利波夫娜、莉莎薇塔·普洛可夫叶芙娜、法娃拉·阿达利欧芙娜、娜塔莉亚·妮琪蒂许娜等名字。你有办法记得这些人是谁吗?或许可以,但只要出现这种多音节的名字,读起来就会很卡。

此外,对19世纪的俄国作家而言,小说是知识分子辩论的媒介,许多作品更充满当时的思想氛围,像是形而上学、瑞士哲人卢梭的影响、对超自然的着迷、俄国东正教的迷思、对拿破仑的狂热等。

最后,品质低劣的译本不在少数,即便是好的译本读来还是不愉快。托尔斯泰有些重复字句是刻意安排的,但部分译者会为了避开而稍作修饰,因为要是忠实翻译重复之处,可能会很恼人。

对这些俄国重量级小说家,伍尔夫提出了她的见解:“大部分读者看到的俄国文学,其实原有风格都被剥除了”,而俄国作家“就像地震或车祸的幸存者,不只家当没了,连更细微、更重要的东西,也就是他们的气质和个性,都一并消失了”。

文字选自《如何读懂经典》,楚尘文化出品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罗贯中死后 《临江仙》才被写出 如何成为《三国演义》开篇词

    罗贯中死后 《临江仙》才被写出 如何成为《三国演义》开篇词

    2020-12-13 08:39

  • 叔本华:如何提升生活的境界和乐趣

    叔本华:如何提升生活的境界和乐趣

    2020-08-22 03:17

  • 成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突然读懂了鲁迅

    成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突然读懂了鲁迅

    2020-02-01 06:15

  • 如何从文学作品读出哲学内涵?

    如何从文学作品读出哲学内涵?

    2018-12-27 12:30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