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主旋律体育电影要想如《摔跤吧!爸爸》这般获得观众认同,首要之务,其实是“回归人之常情”——60多年来,中国的主旋律体育电影,一直是在排斥、抵触“人之常情”。
图:印度体育电影《摔跤吧!爸爸》海报
谌旭彬
《摔跤吧!爸爸》,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以励志和爱国为主题的“印度主旋律体育电影”,在中国意外收获了空前的口碑和惊人的票房。
自50年代以来,中国已拍摄了近70部类似的“主旋律体育电影”。但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部,可以在口碑与票房上与《摔跤吧!爸爸》相媲美;更没有任何一部,可以如《摔跤吧!爸爸》一般,走出国门,在海外电影市场收获影响力和票房。
何以如此?回顾60多年来,中国体育电影不同时期的代表作,或许有助于回答这个问题。
80年代之前:《女篮五号》与《女跳水队员》影片中不多的人性内容遭到批判
1949~1966年间,中国共拍摄了10部体育题材的电影故事片。较知名者,有1956年的《两个小足球队员》、1958年的《女篮五号》、1959年的《水上春秋》、1962的《大李、老李和小李》等。其中,以《女篮五号》最具代表性、影响力也最大。
《女篮五号》被誉为“新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乃是著名导演谢晋的成名作。
影片的核心主旨,是展示运动员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命运,以“揭露旧中国的无比黑暗,歌颂新社会的幸福美好”。相对于当时主流的“革命正剧”,该片在剑拔弩张的政治斗争氛围中,尚保留有略纯粹的个人感情戏份,故有“革命生活影片”之称。这也是该片在当时较其它影片更受观众欢迎的缘故。及至1966年,该片受到点名批判,被指“没有党的领导,宣传球队指导球队。美化了资产阶级小姐,最后叫小姐爱上了穷运动员。宣扬了阶级调和,合二为一。”
该片在剧情上乏善可陈。不过,片中有大量女运动员跳水的画面,这种健康的形体之美,对当时的中国观众而言可谓难得一见。遗憾的是,这唯一的亮点,稍后亦被概括为“有大腿”而遭到严厉批判。
国产体育电影要获得观众认同,首要之务是“回归人之常情”
《摔跤吧!爸爸》有许多国产体育电影没有的优点。比如,为剧情效果,不惮于将“重男轻女”这一不光彩的印度陋俗暴露在全球观众眼前,也不惮于丑化印度“体育总局”的教练。再如,其演员之敬业(主演阿米尔·汗先增肥50斤再减肥50斤),远非时下国内当红一线演员可比。再如,故事情节的铺陈、节奏的推进、对观众情绪起伏的把控,亦远超出当下的国产电影。再如,对体育竞技的演绎浓墨重彩、扣人心弦;反观国产体育电影,大多仅将体育竞技作为背景轻描淡写……
但仅仅弥补上述差距,恐怕仍然不够。国产主旋律体育电影要想如《摔跤吧!爸爸》这般获得观众认同,首要之务,其实是“回归人之常情”——如前所述,60多年来,中国的主旋律体育电影,一直是在排斥、抵触“人之常情”。
图:印度体育电影《摔跤吧!爸爸》海报
谌旭彬
《摔跤吧!爸爸》,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以励志和爱国为主题的“印度主旋律体育电影”,在中国意外收获了空前的口碑和惊人的票房。
自50年代以来,中国已拍摄了近70部类似的“主旋律体育电影”。但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部,可以在口碑与票房上与《摔跤吧!爸爸》相媲美;更没有任何一部,可以如《摔跤吧!爸爸》一般,走出国门,在海外电影市场收获影响力和票房。
何以如此?回顾60多年来,中国体育电影不同时期的代表作,或许有助于回答这个问题。
80年代之前:《女篮五号》与《女跳水队员》影片中不多的人性内容遭到批判
1949~1966年间,中国共拍摄了10部体育题材的电影故事片。较知名者,有1956年的《两个小足球队员》、1958年的《女篮五号》、1959年的《水上春秋》、1962的《大李、老李和小李》等。其中,以《女篮五号》最具代表性、影响力也最大。
《女篮五号》被誉为“新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乃是著名导演谢晋的成名作。
影片的核心主旨,是展示运动员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命运,以“揭露旧中国的无比黑暗,歌颂新社会的幸福美好”。相对于当时主流的“革命正剧”,该片在剑拔弩张的政治斗争氛围中,尚保留有略纯粹的个人感情戏份,故有“革命生活影片”之称。这也是该片在当时较其它影片更受观众欢迎的缘故。及至1966年,该片受到点名批判,被指“没有党的领导,宣传球队指导球队。美化了资产阶级小姐,最后叫小姐爱上了穷运动员。宣扬了阶级调和,合二为一。”
该片在剧情上乏善可陈。不过,片中有大量女运动员跳水的画面,这种健康的形体之美,对当时的中国观众而言可谓难得一见。遗憾的是,这唯一的亮点,稍后亦被概括为“有大腿”而遭到严厉批判。
国产体育电影要获得观众认同,首要之务是“回归人之常情”
《摔跤吧!爸爸》有许多国产体育电影没有的优点。比如,为剧情效果,不惮于将“重男轻女”这一不光彩的印度陋俗暴露在全球观众眼前,也不惮于丑化印度“体育总局”的教练。再如,其演员之敬业(主演阿米尔·汗先增肥50斤再减肥50斤),远非时下国内当红一线演员可比。再如,故事情节的铺陈、节奏的推进、对观众情绪起伏的把控,亦远超出当下的国产电影。再如,对体育竞技的演绎浓墨重彩、扣人心弦;反观国产体育电影,大多仅将体育竞技作为背景轻描淡写……
但仅仅弥补上述差距,恐怕仍然不够。国产主旋律体育电影要想如《摔跤吧!爸爸》这般获得观众认同,首要之务,其实是“回归人之常情”——如前所述,60多年来,中国的主旋律体育电影,一直是在排斥、抵触“人之常情”。